|  | 
 
| 现在这个社会,好像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脸不太满意。 
 打开手机,美颜滤镜把人变成了另一个物种,好像不P图就没法见人了。
 
 大家都在追逐一种标准化的美,尖下巴、高鼻梁、大眼睛,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。
 
 但说真的,追求美没问题,可怕的是,有人竟然觉得可以把自己的头换成别人的。
 
 觉得只要拥有了那张脸,就能拥有别人的人生。
 
 这种想法,才叫人脊背发凉。
 
 
 这就要说到九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女孩,李婧涵。
 
 一个19岁的姑娘,拿着一百万,要把自己整成刘亦菲。
 
 这事儿在当年,绝对算得上是平地一声雷。
 
 李婧涵这个姑娘,底子其实非常好。
 
 1997年出生在山东临沂,家境优渥。
 
 父母一个是老师,一个是军人,把她培养得多才多艺。
 
 七岁学二胡,十岁钢琴就过了十级,跳舞也是一把好手。
 
 在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眼里,这就是典型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 
 问题出在哪了呢?
 
 大概是从中学开始,总有人说,这姑娘眉眼之间有点像刘亦菲。
 
 一次两次是夸奖,听得多了,就成了一种心理暗示。
 
 
 小姑娘自己也开始上网搜刘亦菲,一看《神雕侠侣》里的小龙女,彻底陷进去了。
 
 从那时候起,刘亦菲不再是一个演员,而成了她人生的终极模板。
 
 她开始模仿偶像的一举一动,说话的语气,看人的眼神。
 
 心里那个疯狂的念头,也就这么种下了。
 
 考上大学,命运的齿轮转到了一个关键节点。
 
 她在一次活动上,认识了青岛一家整容医院的人。
 
 这帮人简直是嗅觉灵敏的狼。
 
 他们一听,一个本身有点像刘亦菲的姑娘,想花钱整成刘亦菲,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营销案例。
 
 医院当即拍板,给你“赞助”一百万,让你圆梦。
 
 
 看清楚,这不是什么公益,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炒作,而那个19岁的女孩,就是他们选中的最完美的道具。
 
 新闻一出来,铺天盖地。
 
 “19岁女大学生获百万资助整容成刘亦菲”。
 
 李婧涵一夜之间成了网红,或者说,“仿版刘亦菲”成了网红。
 
 手术做完了,确实更像了。
 
 为了让这个“作品”更完美,她干脆把名字也改了,叫李奕霏。
 
 一时间,风光无限。
 
 各种商演活动找上门,和各路明星合影,镁光灯下,她仿佛真的活成了另一个人的样子。
 
 我不知道那个时候,她在深夜里卸了妆,看着镜子里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,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。
 
 也许,她自己也分不清了。
 
 要是到这里结束,也算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魔幻故事。
 
 但整容这条路,哪有那么容易的终点。
 
 
 李奕霏后来出了国,对自己的脸,又进行了调整。
 
 当她再回到大家的视野里,所有人都傻眼了。
 
 那个曾经顶着“小刘亦菲”光环的女孩不见了。
 
 取而代之的,是一张标准的网红脸。
 
 冲天的山根,能戳死人的下巴,饱满到过分的嘴唇。
 
 脸上再也找不到一点点刘亦菲的仙气,也找不到一点点李婧涵的灵气。
 
 那张脸,就像一个由各种流行零件拼凑起来的假人,精致,却毫无灵魂。
 
 很多人说,她的模样成了噩梦。
 
 我倒觉得,真正的噩梦,不是她现在的样子。
 
 
 真正的噩梦,是从她决定要成为别人那一刻,就已经开始了。
 
 不过,李奕霏本人,似乎比围观的我们更坦然。
 
 她在社交媒体上,大方地晒着自己的生活。
 
 那种自信和从容,好像在告诉所有人,这是我的选择,我没什么可遮掩的。
 
 据说,25岁那年,她进了一家很不错的国际公司,过上了普通白领的生活。
 
 对于过去那段疯狂的经历,她说不后悔。
 
 我不太确定这是不是真心话。
 
 或许,她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。
 
 毕竟,为了那个虚幻的梦,她付出了太多。
 
 现在很多人都在骂她,说她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。
 
 一个多才多艺、家境优渥的女孩,本来可以有无限可能,最后却成了一个整容失败的案例。
 
 但我想说,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看。
 
 
 在这整件事里,最该被指责的,难道不是那家所谓的整形医院吗?
 
 一个19岁的孩子,心智还不完全成熟,对未来充满幻想和迷茫。
 
 你们这些成年人,这些商人,利用她的不安全感,用一百万的“赞助”作为诱饵,把她推上手术台,变成你们的宣传工具,吃尽了她身上的流量红利。
 
 这跟趁火打劫有什么区别?
 
 你们打造的不是一个美丽的梦想,而是一个行走的广告牌。
 
 当这个广告牌失去了商业价值,你们又在哪里?
 
 还有那些当初把她捧上天的媒体和看客。
 
 今天说她清纯可人像仙女,明天就能骂她面目全非像妖怪。
 
 流量来了,她是神话;流量散了,她就是笑话。
 
 
 说到底,李婧涵不过是这个畸形审美时代下的一个牺牲品。
 
 她错了吗?
 
 当然错了。
 
 错在太偏执,错在把人生的价值,全部寄托在一张不属于自己的脸上。
 
 但她也是个受害者。
 
 被外界的评价所裹挟,被商业的逻辑所利用。
 
 如今,九年过去了。
 
 李奕霏这个名字,可能已经没多少人记得了。
 
 她不再是“小刘亦菲”,只是一个在国际公司上班的普通职员。
 
 
 每天挤地铁,做PPT,应付老板,和我们每个人一样。
 
 这算是一个噩梦的结局吗?我看不见得。
 
 放弃成为别人的影子,回头做回一个普普通通的人,这或许才是她这九年来,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。
 
 生活终究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,而不是靠一张整出来的脸。
 
 那一百万,买来了一段举世瞩目的疯狂,也买来了一场漫长的自我迷失。
 
 现在,梦醒了。
 
 我只希望,她真的找到了那个叫李婧涵的女孩。
 
 
 | 
 
x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 |